深刻把握和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专题深思)|环球今亮点

2023-06-30 06:28:05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资料图)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和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同志坚持古为今用,对“实事求是”作出新的阐释,推动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借用“小康”这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概念来描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认识、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不断增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五千多年璀璨文明中承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进一步夯实党的创新理论的文化基础与文明根基,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念、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等。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种高度的契合性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条件。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我们党深刻把握这种高度的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人民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同时,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我们要继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使其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要在“结合”中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新的时代内涵增强其生命力。要在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中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30日 09 版)

上一篇:

古城扬州实力“圈粉”多国“Z世代”青年

下一篇:

古城扬州实力“圈粉”多国“Z世代”青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