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岱海湖逐步“返璞归真”
6月的岱海湖,艳阳照耀下,淡蓝色的湖面波光粼粼,湖天一色,水鸟时而飞过,时而飞翔嬉戏,更多的水鸟则选择躲藏在沿湖围封起来的芦苇、灌木丛中,偶尔鸣叫几声,暗示着它们的存在。
岱海湖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内陆湖,自治区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在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6年(启动治理年)以来,通过持续综合治理,截至今年5月份,岱海湖面积为46.6平方公里,缩减幅度明显放缓,湖面面积开始回升。
【资料图】
提高站位 高位推进综合治理
岱海属于半干旱地区,受气候的影响显著,年降水量少,湖面蒸发量大,水量不断减少。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一湖两海”综合治理,自治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岱海实地调研指导工作,共商治理大计,研究治理措施。自治区有关厅局多次深入实地专题研究,按照职能职责整合项目、调度资金、解决问题,推动各项治理措施先后落地初见成效。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复《岱海水生态保护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9年,再次对《规划》作了修编,进一步明确了治理目标、治理措施和实施年限等。按照修编后的《规划》和“十四五”时期制定的岱海流域保护治理实施方案,共实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科技研究等4大类38个项目,总投资83.06亿元。2021年,通过聘请的专业团队,对“十三五”时期岱海治理成效进行量化评估,得出了“水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水质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的结论。
岱海周边入湖的河道有22条,常年有水的仅4条,地表径流入湖水量有限。2022年9月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正式通水,自运行以来累计调取1102万方黄河水补入岱海湖。据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主任杜海军介绍,“通过生态补水等措施,岱海地下水位得到明显回升,比2017年回升了31cm。”
进一步观察岱海流域气候条件,探究湖面蒸发的影响机理和对岱海水量、水位及水域面积的影响关系,新建设的内蒙古自治区岱海水面蒸发实验站于今年5月份刚投入试运行。通过岱海试验站综合信息平台,各个监测点的蒸发量、土壤墒情含水量、周期蒸发率、降雨量等数据一目了然。“观察数据将作为基础数据,进入正式运行后,通过逐步的观察记录,可以对比的说明岱海水面蒸发情况等相关变化,为有效保护和治理岱海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站工作人员包伟东介绍说。
“三水共治” 生态环境改善鸟自来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履行属地主体责任,把岱海生态保护治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五大任务”的重中之重,通过采取“一封一育一禁止,两减两补两修复”“两改四控三处理”等综合治理措施,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实施“三水共治”,着力推进治理任务落地见效。
水资源方面,大力推广节水项目、实施增水工程。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严禁取用岱海水,严禁生产抽取地下水,年节约岱海湖水和周边地下水1100多万立方米。岱海周边26万亩水浇地实施“水改旱”,封停机电井1001眼,完成岱海流域农业节水改造6.6万亩,年节约地下水2900多万立方米。对入湖河道进行疏浚,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增加降雨量,建成通水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成功引入黄河补给水源。
水环境方面,减少水体污染、完善湿地功能、削减面源污染。实施岱海电厂原进出水口混凝土隔离坝建设和储煤场全封闭工程。拆除清理岱海流域内养殖场、种植户186家,修复湖滨缓冲带1700多亩,岱海流域60万亩耕地全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其中15万亩耕地禁施化肥,推广施用有机肥。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加大环岱海周边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力度,岱海流域内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全部建设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设施,构建起全流域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
水生态方面,全方位推动湿地保护修复、水土保持修复、林草抚育修复。对129.7平方公里的岱海湿地全部使用网围栏围封,总长度77公里,网围栏外侧种植乔灌木林带55公里。湿地内退耕还湿4.4万亩,示范性种植红柳1900亩、碱蓬800亩、枸杞500亩、芦苇等水草134亩。持续推进国家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2016年以来岱海流域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治理67平方公里。完成林草抚育1.5万亩。
通过实施“三水共治”,岱海水面面积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水质指标保持稳定。生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加,综合植被盖度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70%,鸟类由68种增加到90多种。2020年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大鸨首次在岱海保护区出现,之后每年栖息,数量最多时达70多只。
“现在我们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围绕岱海设立了8个管护点,紧盯围封区破坏网围栏、放牧、捕猎等行为。今年春季,通过观察发现又新增4种鸟类,说明岱海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杜海军说。(李俊伟)